> 产业 >

佛山以实际行动开启新局 为新南海提供制度支撑

时间:2022-02-10 15:28:19       来源:广州日报

2月8日,佛山市南海区在仙湖实验室召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会议。作为“新春第一会”,南海雄师为改革再出发,吹响全面深化改革的冲锋号角。未来3年,南海区将贯彻省委“1+1+9”工作部署和佛山市委“515”战略目标,以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为平台,围绕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域推进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和全覆盖推进乡村振兴,推进九方面26项改革,集中资源建设“七湖三湾一站一园”,为推进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化活力新南海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

新年第一会

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开启虎年新局

去年12月以来,南海区委部署开展“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的大讨论。这次,南海区委、区政府以“新年第一会”的形式召开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会议,就是要动员全区上下第一时间学习贯彻佛山市委十三届二次全会精神,总结运用好“思想再解放、改革再出发”大讨论成果,统一思想再出发,以深化改革的实际行动开启虎年新局,推动实验区建设在新起点上实现新突破。

此次会议对南海区全面深化改革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会前,南海区委深改委已印发了《佛山市南海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以下简称“三年行动计划”)。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全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全域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全面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全覆盖推进乡村振兴,对今后三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作出系统细致的安排。

会议要求,各牵头单位要制定完善改革任务的实施方案。实施方案将按照成熟一个,印发一个的原则,确保于2022年6月底前全部印发实施。各镇街、各部门要落实好行动计划及实施方案,推进改革任务落地落实。

改革再出发

将从9大方面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

2019年7月,南海区获批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两年多来,南海区以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建设为牵引,聚焦土地碎片化问题,建立健全土地要素配置、空间集聚、升级改造三大政策体系,推动产业空间、农业农村空间、生态空间实现有效重构。在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建设中,南海区也锻造出一支敢闯敢拼敢于革新的雄师队伍。

今后几年,南海将聚焦九个方面共计26项改革任务,坚决破除硬骨头等体制机制性障碍。一是紧紧围绕破解土地碎片化问题,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二是深化营商环境改革,补齐管理机制短板。三是聚焦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体制机制改革。四是以提升国资战略保障能力为目标,加快国资国企体制机制改革。五是围绕高效整合利用资金,开展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六是围绕共同富裕,不断深化乡村振兴体制机制改革。七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机制改革,激发基层发展活力。八是以信息化智能化为重点,深化社会治理体制机制改革。九是围绕基本公共服务高水平均等化,推进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改革。

根据三年行动计划,到2022年底,南海区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营商环境改革等重点改革将进一步深化,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进一步健全,全面完成《佛山市南海区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实施方案》部署的重点任务,总体完成实验区建设主要工作目标,“七湖三湾一站一园”综合功能明显提升。到2024年底,南海区将在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阶段性重大成果,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取得显著突破,制度体系对全面转型的支撑能力全面提升,“七湖三湾一站一园”带动能力迈上新台阶,经济社会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实验区建设成果进一步巩固拓展,争创更高层级改革创新试点。

亮点解读:南海区如何用好改革“关键一招”?

去年,南海区第十四次党代会分析了当前发展中的四大困境:管理体制之困、产业转型之困、城市治理之困、干部活力之困。南海区委书记顾耀辉表示,南海要在困境中突围,首先要解决体制机制问题。“体制机制问题靠常规办法解决不了、靠惯性思维绕不过去,必须依靠改革‘关键一招’”。为此,三年行动计划牢牢锁定制约南海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难点问题,而9个方面26个项目都是为了破解当前南海发展中突出的体制机制问题。其中,不少举措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同级地区前列。

土地制度改革

以县域为单元开展试点探索“三券”制度

近年来,南海区通过建设广东省城乡融合发展改革创新实验区,积累了丰富经验和创新做法,取得了一定成绩和影响力。今年1月18日,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印发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省级试点名单,南海区成为唯一一个以县域为实施单元的试点县区,试点期间将整体推进农用地整理、建设用地整理和乡村生态保护修复工作。顾耀辉在此次会议上表示,省批准南海以县域为单元开展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标志着南海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入“下半篇”文章。

为此,南海区将全力以赴打好改革“主动仗”,加快推动城乡空间重构、形态重塑。在试点过程中,南海区将在国土空间规划“四集中”引领下,科学编制区镇两级实施方案,划定整治区域及以“土地整治+”的概念划定整治单元,将形成“土地整治+产业转型升级”“土地整治+农用地整治”“土地整治+城乡融合发展”“土地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整治单元,全面推进各类土地整治项目。

在三年行动计划中,南海区把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摆在全面深化改革的突出位置。在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方面,近期,南海区将完善“地券”管理和交易细则配套政策,创新物业可持续收益的“房券”政策和探索提升城市生态品质的“绿券”制度。在推进村改攻坚方面,南海区将全面加大“集转国”工作力度,5年内征拆结合整理连片可用工业用地3.5万亩,累计拆除改造10.2万亩;2026年12月底前,南海区将打造20个产业社区连片改造示范项目,着力建设一批承载大项目、大产业、大集群的千亩万亩产业集聚区。

产业转型

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是南海安身立命的根本。此次会议分析,面对当前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多的形势,南海区更要以落实产业转型升级引领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转型发展实施意见为抓手,加快构建“两高四新”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转型引领经济社会全面转型。未来3年,南海区将坚持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两手抓,注重分类指导、差异发展,进一步健全引导产业高质量转型、集聚化发展体制机制,加快完善现代产业体系。

为推进产业集群转型试点,南海区今年将全力配合佛山市打造佛北战新产业园,设立佛北战新产业专项资金,壮大北部创新产业带。为推进国家“两业”融合试点,南海区将出台《佛山市南海区关于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促进两业融合发展,助力实现试点主要量化指标,顺利通过国家发改委验收。2025年12月底前,南海区将推进佛山西站枢纽新城试点先导区建设,通过在先导区试行用地、资金、人才等方面的创新政策,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型+城产人文融合型+合作发展型+高铁枢纽型”国家级两业融合先行发展典范。

南海区将在2024年6月底前,建设佛山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争取设立保税物流中心(B型),并加快推进一汽大众铁路专用线建设、佛山国际陆港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此外,各镇(街道)将以实施方案指引,加快推进重点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社会治理

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治理体系

在社会治理中,由于南海镇街综合实力强、管理服务人口多,现行社会治理手段已经越来越难以跟上发展的需要。为此,南海区将以社会治理改革为抓手,重塑基层治理体系。一方面,南海区将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深化“创熟”工作,抓好书记、“两委”干部、后备干部三支队伍建设,积极搭建平台,推动老书记、老党员、老职工等群体在村居事务管理中发光发热。同时,做实村居自治,不断完善村(居)民自我建设、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引导、支持乡贤积极参与基层社会治理,逐步实现乡贤带动常态化,推动政府治理同居民自治、社会调节形成良性互动。

另一方面,南海区高度重视现代社会治理技术和手段的推广应用。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在今年年底前,加快城市大脑二期建设,打造区、镇、村三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搭建起事件上报、指挥调度、限时办理、结果反馈、信用评价的全闭环流程,实现三级协同指挥调度。在明年12月底前,南海区将利用“空天地”各类视觉数据资源,打造“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群众呼”的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提高各部门发现问题效率,丰富解决问题手段。

营商环境

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擦亮高效南海品牌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是佛山市委“一号改革工程”。南海区决心在全面深化营商环境改革中,全力打造服务型政府,把营商环境、行政管理体制机制、公共服务等领域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加快转变和优化政府职能,擦亮高效南海品牌。三年行动计划提出,将围绕企业和群众诉求,坚持刀刃向内、精准发力,加快补齐营商环境短板,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高地。

为了深化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南海区将推动政务服务“网上办、指尖办”,实现从“可办、能办”向“好办、易办”升级。推动政务服务“免证办”,推动电子证照“应发尽发”,各镇(街道)行政服务中心办事实体证照“应免全免”。今年年底前,南海区将进一步扩大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试点镇范围,支持镇(街道)参与相对集中行政审批改革,有效提升行政审批效率。此外,南海区将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改革,通过实行全程网办、多规合一、联合测绘等措施,大幅减少办事环节,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效率,争取项目“拿地即开工”。

创新样本

丹灶:

先行先试“空天地”

一体化智能社会治理

此次会议的调研环节,南海区丹灶镇现场展示了“空天地”一体化智能社会治理先行先试样本。中科云图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屹峰介绍,该项目自去年10月1日起正式运营,8台无人机智能基站实现了包括“一岛两湖十里片区”等重点区域在内的丹灶全镇域覆盖,并构建完成丹灶镇低空无人机智能遥感网,为丹灶镇10个委办部门提供28项服务。

丹灶镇党委书记陆文勇表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治理试点项目运营至今,初步做到了“技巡为主、人核为辅”。无人机已巡飞近4000架次,一共发现疑似问题线索300多条,“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群众呼”的智能巡查监管模式初见成效。此外,也初步做到“提升效率、降低成本”。借助5G、无人机、遥感器等先进科技手段,丹灶镇初步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化感知体系,初步做到“5+2”“白+黑”全覆盖、全天候、无间隙的自动巡检、事件识别、平台实时告警,初步形成巡检发现、数据分析、问题汇总、交办跟踪、认定执行、解决问题的闭环流程,也初步达成区、镇、村三级数据互通共享。

当前,南海区正在全面建设现代化活力新南海。充分应用数字化手段,依托“城市大脑”,整合卫星遥感、无人机、政务视频、传感器等多种数据资源,联动区镇村三级智慧城市运行中心,构建“天上看、空中拍、地上巡、群众呼”全方位社会感知体系,以大数据解决基层“事多人少”“人手不足”的治理难题,将助力南海的城市治理从人海战术到智慧治理的升级跃迁。

桂城:

“人机交互”破解基层治理最后一公里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是以物联网为抓手,实现基层工作一体化、集约化、专业化,部门之间高效协同。项目主要包括开发系统平台试点界面、安装物联传感器、组建巡查队伍等,在推进过程中也面临设备调试、信号覆盖、群众支持等一系列问题。在南海区的大力支持下,桂城街道的试点率先在平东、西约社区展开。

南海区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从2021年6月试运行以来,积极发挥智能巡查、人工核查处置的“人机交互”作用,在为村居基层赋能减负方面初显成效,实现基层治理“省心”“省力”。如今,试点社区安装了智能烟感、智能门禁、可燃气感监测等共10类物联传感设备,广泛应用在厂企、三小场所、出租屋、重点建筑物等场所,以消防、用电、环保、流动人口等7个核心应用场景构建智能巡查,通过接通区“城市大脑”视频资源链路,引入AI算法,摄像头抓取数据后,将问题智能推送到区智运平台形成工单进行流转处置,实现全天候数字化巡查。

截至今年1月底,平东、西约社区基本实现社区一张图、一块屏指挥调度。据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岑灼雄介绍,平东社区有厂企、专业市场、出租屋、重点建筑物等监管对象4296个,传统模式下社区配备巡查工作人员约30人,要实现一次全覆盖巡查至少要10天,人员队伍虽庞大但仍然疲于应付,且会出现巡查盲区、漏点等情况。在“人机交互”模式下的城乡融合大数据治理平台,同样数量的巡查对象实现全覆盖只需要1天,巡查效能是原来10倍,且其传感设备是实现24小时全天候监控。

重任在肩

南海雄师将擦亮南海改革的“金字招牌”

“改革是今天的活力、明天的动力、将来的潜力。我们要靠改革这个最大动力源,把发展活力充分激发出来,走出一条以深化改革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顾耀辉会上强调,这次改革方案把全面深化改革与加快实验区建设一体推进,就是把各项改革任务都放进实验区的大盘子里综合考虑、统筹谋划,使各项改革系统集成推进,形成改革的“共振”效应。会上,佛山市自然资源局南海分局、区财政局、区国资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以及各镇(街道)党委书记均围绕落实改革任务作出表态发言。

南海今天的地位来自改革,南海发展的活力来自改革,南海治理的效能来自改革。顾耀辉提出,各镇街各部门要把思想和精力聚焦到深化实验区建设上来,协同推进各项改革,切实擦亮南海改革的“金字招牌”。干部队伍的状态决定着改革的成败。他要求,要牢固树立以实干论英雄的鲜明导向,在改革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让最能干、最能冲的干部脱颖而出,着力锻造一支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南海雄师。

标签: 新南海 制度支撑 深化改革 思想再解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