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新能源产业发展机遇,持续助力打造“绿色能源牌”,日前,省政府制定印发《云南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2年—2024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以促进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主要是锂离子电池产业)高质量发展。
《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充分发挥锂矿、磷矿等资源储备和清洁能源优势,因地制宜重点布局,加快构建行业领先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体系。
具体行动目标为:以新能源电池材料为重点,围绕“资源—材料—电芯—电池—应用—回收利用”全生命周期产业链,着力扩规模、延链条、拓应用,建成以昆明市(滇中新区)、曲靖市、玉溪市为重点,错位发展协同互补的新能源电池产业制造基地,推动我省新能源电池产业“全链条、矩阵式、集群化”发展。通过3年的发展,形成一批优势突出、产业链完整的新能源电池生产和研发聚集区,新能源电池产业成为我省绿色能源与先进制造业融合发展、实现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大幅提升的重要动力源。力争到2022年实现产值2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到2023年实现产值500亿元,新能源电池产业项目集中建成放量、产业链持续完善;到2024年,新能源电池关键材料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形成100万吨正极材料、50万吨负极材料、15亿平方米电池隔膜、20万吨电解液、9万吨铜箔、50GWh动力电池及储能电池、20万吨电池绿色循环利用的产能规模,新能源电池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0亿元。
聚焦重点产品,《行动计划》提出,在新能源电池材料领域,我省将重点发展磷酸铁锂、磷酸锰锂、磷酸锰铁锂、三元(镍钴锰)等正极材料,加快推动石墨、氧化亚硅等负极材料布局,同步提升电解液、隔膜、铜箔、铝箔等电池材料生产能力,加快培育发展电芯、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电池产品。
在加大对新能源电池产业重大项目、重点企业财政扶持力度方面,《行动计划》提出,我省将对新能源电池产业链实际投资超过5亿元的新建项目、实际投资超过1亿元的技改项目、新引进落地的国家级研发及检测认证机构,通过有关财政专项资金予以支持;对入选国家级或省级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纳规升规上台阶”的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企业,通过省级工业和信息化方面的专项资金给予积极支持。
为促进省内新能源电池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我省还将加快新型储能示范推广应用,探索发展大规模电池储能电站。
为实现《行动计划》明确的既定目标,我省将围绕促进新能源电池产业发展,实施产业链完善提升行动、产业集群优化行动、市场主体培育壮大行动、重点项目建设专项行动、创新平台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行动6大行动。
在加快完善产业链条方面,《行动计划》明确,到2024年,我省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产业链基本建成,磷铁系、高镍系、锰系正极材料、湿法隔膜材料等国内市场占有率稳步提高;新能源电池4大关键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动力电池、储能电池等制造领域培育形成若干带动效应明显的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基本形成,在全产业供应链体系中具有较强影响力;新能源电池材料前驱体、原辅料等供应能力稳步提高;电池回收、处置及拆解网点布局合理,实现对新能源电池全生命周期监管,建成1个—2个电池回收利用示范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