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红河县坚持不懈做好哈尼梯田的保护利用工作,让这一世界文化遗产结出累累硕果。
5月,插秧后的撒玛坝万亩梯田一片翠绿,一块块粮田镶嵌在哀牢山腹地沟壑中,勾勒出一幅幅美丽画卷。行走在梯田间,一幅用彩色水稻绘制的图案格外引人注目,插秧能手们穿梭其间,为待成型的“哈尼姑娘”梳妆打扮。
“这里正在制作一片‘哈尼姑娘’形象的彩色水稻,这在哈尼梯田上是第一次尝试。”云南山之韵农业科技公司项目经理李伟介绍,这是围绕哈尼梯田开展的一个农耕文化、旅游文化结合(展示)项目,该多彩水稻景观今年首次试种,共120余亩,由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和红河县哈尼梯田管理局规划打造,山之韵公司负责实施种植。
围绕推动农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红河县近年来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做足做细农文旅融合发展新篇章,让群众在青山绿水间端起“铁饭碗”,吃上“生态饭”。
在乐育镇桂东梯田,“森林·村庄·梯田·水系”的农业生态系统在不断构建。一大早,村民李保便拿上锄头开始巡沟,一路上清理水沟里的杂草和沙土,查看水源情况,“为了梯田里有充足水源,在没有插秧之前全村村民就要把水沟修复好。修好后大家每天轮流值班管护。”
据介绍,前些年由于缺水和沟渠年久失修等因素,桂东梯田核心区部分水田因无人管理而撂荒。为此,“恢复梯田”行动应势而生,通过整合项目资金修筑19公里长的胜利大沟,从根本上解决了持续缺水对梯田造成的影响。目前,当地已修复的1120亩梯田种上了优质梯田红米,通过招商引资,积极鼓励农户发展“稻渔鸭”共作,不断探索一水多用、一田多收、粮渔共作、农强民富的生态发展模式。
如今,通过政府+企业+科研院所+养殖户发展模式,红河县已种植梯田红米5.8万亩,推广“稻渔共作”综合种养模式2万亩,完成创建撒玛坝万亩梯田国家AAAA级景区。2021年,全县接待国内外游客112.56万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