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晚间,东方盛虹发布2022年业绩报告称,2022年东方盛虹实现营业收入638.22亿元,同比增长21.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48亿元,同比下滑88.02%;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665.1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357.01亿元。从业务营收构成来看,其中石化及化工新材料占比65.83%,营收突破420.13亿元,同比增长34.07%;化纤板块营收占比31.32%,营收创新高达到199.87亿元,同比增长1.83%。
【资料图】
东方盛虹表示,2022年,公司锚定1+N新能源新材料战略布局,极应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和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在重点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技术创新、转型升级方面成效卓著,完成了阶段性目标战略的实现。
公开资料显示,东方盛虹为盛虹控股集团旗下唯一上市公司,是一家民营石化龙头企业,公司不仅拥有“从一滴油到一根丝”的全产业链布局,还切入新能源新材料领域,形成“炼化+聚酯+新材料”的业务矩阵。
4月15日,央视《对话》节目聚焦“中国制造”,关注盛泽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盛虹控股集团董事长缪汉根做客节目,谈到“靠什么可以实现从依赖进口到替代进口”的话题,缪汉根表示,历经31年发展,盛虹“喜新不厌旧”。在企业发展的第一个10年,盛虹成为了全球印染产业龙头企业,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印染工厂,连续十年以上位列中国印染行业榜首。在第二个10年,盛虹发力化纤板块,打造了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这一江苏省第一家国家级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也是全国首个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先进制造业创新中心。在第三个10年,盛虹做大做强炼化板块,瞄准新能源、新材料的发展方向,走向产业链上游,加快实现转型升级。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就要不断奋勇前行,向产业链高端迈进。
新能源材料布局加速!化纤龙头扩张和产业链延伸仍在继续
不只是盛虹。近年来,我国不少化纤企业纷纷投资炼化一体化项目。当下,优质龙头公司与民营油气公司的扩张与产业链延伸在继续,优秀企业持续扩张,资本开支稳定增长。2022 年以来,东方盛虹、万华化学、恒力石化在建工程增加明显,荣盛石化完成较大规模的在建工程向固定资产转化。优秀龙头企业不仅在原有主营业务上持续扩产,同时保持着偏高或者持续上升的研发支出占比,为其寻求新的发展领域,在新材料相关领域进行布局提供技术储备和支持,具备较高的成长性,同时,在海外化工产业向国内转移的趋势下,国内龙头企业有望受益。
如今大炼化核心竞争力依然突出。相比于传统炼化企业,炼化一体化企业具有以下优势:
一、规模化优势,降低投资成本;
二、石油资源利用率高,降低原料成本;
三、产品结构调整灵活,降低经营成本;
四、产品种类丰富,可满足市场的多样化需求;
五、大化工平台优势,具备更强增长潜力。
目前全球主要炼化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美国墨西哥湾、日本东京湾、新加坡裕廊岛、韩国蔚山、沙特朱拜勒和延布、比利时安特卫普等地,多为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民营大炼化是国内稀缺的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质炼厂。
民营炼化上游项目逐步完成投产,第一阶段发展目标达成。以恒力石化、荣盛石化、东方盛虹为代表的民营炼化企业全部完成投产,原油-PX-PTA-涤纶丝的产业链将彻底打通。2019年以来,民营大炼化项目累计为国内市场新增 PX 产能1530 万吨、乙烯产能680万吨,有效提升了国内PX、乙烯自给率,并推动恒力石化成为全球最大的PTA生产企业,荣盛石化成为全球PX龙头企业,我国聚酯化纤产业链的全球竞争力得到进一步巩固提升。
因此民营大炼化企业不少纷纷进军烯烃及下游新材料,成长空间延续。根据中国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的相关数据,2021年我国乙烯产能增加850万吨/年,自给率提升至66.2%。近年来,我国烯烃供应能力虽有增加,但远不能满足下游化工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未来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民营大炼化企业积极向烯烃产业链进军,加大下游产业链布局,2022年以来,仅荣盛石化和恒力石化两家企业在烯烃产业链的新增投资就超过1500亿元。
大炼化企业在烯烃产业链加码布局,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国内烯烃产业的自给率,另一方面,可以进一步优化其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品种占比,促进主营业务向新材料产业升级。相比于国内其他烯烃生产企业,大炼化企业具有显著的规模优势、原料优势、资本优势,未来,烯烃及下游新料有望成为民营大炼化新的业务增长点。
相比传统化工领域,新材料行业多具有技术壁垒高、利润空间大、应用场景细化等特点。同时,新材料的下游客户验证及产品推广往往具有更长的时间周期,化工龙头企业在向新材料产业扩张的过程中,公司的产品运营能力以及组织管理能力也会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化工龙头企业新材料产业扩张的步伐或呈现稳中有进的特点,加上新材料下游需求持续增长,部分新材料供应紧张的局面仍有望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