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产业 >

【新视野】《字有道理》㉗|“走狗”曾经是好词

时间:2025-10-15 17:33:36       来源:科教新报

【开栏的话】


【资料图】

横平竖直皆风骨,撇捺飞扬是血脉。汉字,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承载着悠久历史和丰富故事的载体。然而在键盘时代,我们常常“提笔忘字”,更遑论知晓那些藏在横竖撇捺间的文化掌故。

《科教新报》《放学后》与新湖南·湘学频道继共同打造原创型文化系列视频产品《文化闲谈》后,再次联袂推出文字探源栏目——《字有道理》。让我们循着文字的刻痕穿越时空,在笔墨方寸间,读懂中华文明的生生不息。

  

在先秦时期,“走狗”是一个中性词,一指猎犬。《战国策·齐策四》:“世无东郭俊、卢氏之狗,王之走狗已具矣。”也指替人效力者,如《史记·越王勾践世家》:“狡兔死,走狗烹。”

宋元时期,“走狗”一词发展演变成为一个贬义词,指受主人豢养的爪牙、谄媚的人或阿谀奉承的人。南宋宁宗时,宰相韩侂胄在都城临安吴山修建了一座别墅,取名“南园”。一日,韩宰相游其间,感到美中不足:“南园”状尽田园景色,惜缺犬鸣。结果,不大工夫,园内竟传出“汪汪汪”的狗叫声,原来是一个姓赵的临安知府在学狗叫。韩宰相闻之大乐,“遂亲爱之”,立刻破格提拔赵知府为工部侍郎,时人讥讽他为“狗叫侍郎”。清人袁枚善于结交显贵,他在《随园诗话》中以大量笔墨来吹捧高官毕沅母亲的诗作,对此,郑板桥骂袁枚为“斯文走狗”。

策划:黄维

监制:龙力

编导:胡荧

主持:李欣鸽(实习)

撰稿:李兴濂

相关阅读:

《字有道理》①|“加油”一词的来源

《字有道理》②|“感冒”原是官场用语

《字有道理》③|“拿手菜”本是贬义词

《字有道理》④|烂醉如泥的“泥”居然是虫子

《字有道理》⑤|“冠军”原是军事用语

《字有道理》⑥|璧、瑗、环、玦有何不同

《字有道理》⑦|“斤”原本是一种兵器

《字有道理》⑧|“弄璋”“弄瓦”莫混淆

《字有道理》⑨|“囍” 字的由来

《字有道理》⑩| 腊月的“腊”有何含义

《字有道理》⑪| 魏晋以前没有“脸”字

《字有道理》⑫| “汗青”为何指代史册

《字有道理》⑬| “牛人”是什么人

《字有道理》⑭| 说“座”道“席”

《字有道理》⑮| “老子”因何成了第一人称

《字有道理》⑯| “劳燕”意思是“辛劳”的燕子吗

《字有道理》⑰|“委蛇”是条什么蛇

《字有道理》⑱| “模范”的来历

《字有道理》⑲| “淑女”并非形容文静的女子

《字有道理》⑳| “楷模”原是两棵树

《字有道理》㉑| 投票为何用“正”字计数

《字有道理》㉒| “犬子”与“千金”的来历

《字有道理》㉓| “池鱼”是人不是鱼

《字有道理》㉔|“走后门”是怎么来的 

《字有道理》㉕|“贤内助”的由来

《字有道理》㉖|“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最初比什么

责编:胡荧

一审:胡荧

二审:彭静

三审:黄维

来源:科教新报

标签: 快讯